十五五规划前瞻: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空间经济”四线并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驱动经济增长和重塑产业格局有重要作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驱动经济增长和重塑产业格局有重要作用。
2025年10月17日上午,由亚飞太平洋有限公司与法国ABE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未来城市交通(UAM)发展论坛暨《先进空中交通2025年报告》发布会”在直博会现场低空经济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突破瓶颈,迎接变革”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产业界、科研
2025年10月17日上午,由亚飞太平洋有限公司与法国ABE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未来城市交通(UAM)发展论坛暨《先进空中交通2025年报告》发布会"在直博会现场低空经济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突破瓶颈,迎接变革"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产业界、科研
据悉,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报道了钛合金超声辅助加工的批判性评述。相关论文以“A Critical Review of Ultrasonic-Assisted Machining of Titanium Alloys”为题发表在《Machine
秋日的沈阳,天朗气清。法库财湖机场上空,特技飞行表演队盘旋升腾,划出优美的弧线;机场北侧,百架航空器整齐列阵,如静待起航的钢铁雄鹰;机场南侧,应急车辆、直升机时刻待命;机场草坪中央,巨大显示屏正循环播放宣传片,震撼的飞行画面预告一场蓝天盛会——2025辽宁省航
城市空中交通的未来发展依赖于飞行汽车技术的成熟与其配套法规的完善。随着智慧空中出行领域政策支持的逐步深化,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和飞行汽车作为关键创新工具,正推动着城市交通的三维化转型。然而,目前的法律框架在飞行汽车准入规则、运行规则和空域管理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导
短期(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及,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5万亿人民币。这个阶段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应用的推广期。中期(到2030年):大多数国际机构(如摩根士丹利、罗兰贝格)预测,到203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
步入 2035 年,城市交通的面貌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出行的核心理念,已悄然从过去单纯追求位移效率的“功能供给”,全面升级为以人为本、创造价值与乐趣的“体验赋能”。这场革命的背后,是出行即服务(MaaS)等新兴平台的成熟,以及RoboTaxi、空中出租车等新
美国以政策驱动商业化提速,今年8月发布超视距(BVLOS)无人机操作规则提案,取消豁免要求,建立“许可+认证”双层体系,允许无人机在400英尺(约121.92米)以下运行,并放宽适航重量至600千克。FAA同步发布《动力升力飞行器认证咨询通告》,为eVTOL设
9月8日,曹操出行在成都发布“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蓝图,并宣布与国内低空出行科技企业沃飞长空达成战略合作,此举标志着曹操出行将率先突破城市地面交通的物理瓶颈,引领共享出行行业迈向三维立体的全新领域。
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美国低空起降设施建设经验,对比中美两国在设施数量、布局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我国低空起降设施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美国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立体化低空设施网络,其特点包括:精细分类的通用机场、多元化的政企合作开发模式、UTM无人机管理系统
无人机,这几年可真是“扶摇直上”,不再只是小朋友手里的航模玩具,也不仅仅是大疆一个人的舞台。随着飞控技术持续进化、电池续航能力不断加强、材料也越做越轻,整个无人机行业正一步步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天上飞的”变成了“产业链上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低空经济通常指在离地面1000米以下的空域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低空旅游、农业应用等。2025年,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环境的改善,
2025年3月2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商学"系列论坛暨首届低空经济峰会在承泽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中国低空经济百人会"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空天产业迈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阶段。本次论坛由北大国发院与CIO时代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遥感
2025年4月21-22日,“北京现代品牌战略沟通会暨首款纯电平台SUV全球首秀”,在上海Studio 88 Space开启。活动旨在北京现代在2025年的重磅品牌信息,发布了“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